636209511425945000.jpg

這個人很神奇,畢業於農工的農場經營科,在卅歲之齡又報考了台灣藝術大學進修推廣部美術系,

看似完全不相干的兩種專業在為期兩年的逐夢之旅發揮了最大的功用。

 

為了進修,白天在快遞公同上班,晚上穿著充滿汗漬的上衣在畫室學畫畫,展現出過人的體力與毅力。

就這樣考進了藝術大學,再一次的進入學校進修,就學期間經介紹認識的學音樂的妻子。

這個了不起的新婚妻子竟然也騎上了鐵馬跟著他環遊世界去了。

 

作者好歹已經有單車環島的經驗,而他那習慣穩定與規律生活的妻子竟然願意不顧一切的跟隨他,真是令人佩服。

 

單車壯遊的準備工作從投遞企劃書尋求贊助開始,一份份的企劃書卻都石沉大海,而之前環島所著的旅遊書也沒有一間出版社願意出版。

唯一的好運是美利達自行車公司顧意贊助兩輛專為環遊世界設計的自行車及相關設備。

 

雖然準備工作沒有盡如人意,但沒有開始永遠不知道是否會成功,敞若放棄了就一定不會成功,他們鐵了心要完成這個夢想。

             

對毫無單車旅遊經驗的妻子,他把環遊世界的第一站放在自己的國家,在台灣一天一天的練騎,完成環島後再挑戰國外。

 

他認為

 

單車環遊世界的難度在於你是否要過這樣的生活,選擇一個緩慢的交通工具,緩慢一點的生活步調。

 

在練騎的過程中也逐步檢視裝備是否合適。

 

就這樣他們踏出了國門,到達環遊世界的第一站:日本沖繩。

 

環遊世界所費不貲,在日本他們設定以有機農場打工換宿的方式節省經費,

參加WWOOFWorld wide Opportunities on Organic Farms)國際有機農場志工組織。

利用位處日本各地的有機農場做串連,住在農場期間的食、宿、盥洗都不成問題。

相關費用只會在移動到下一個農場之間產生,如此一來可以節省不少經費。

 

他們在日本71天,待過三個農場,不僅省了不少旅費還能體驗在地生活,

欣喜接受陌生人的幫助也不吝於付出體力當作回報,摒除了金錢,回歸以物易物、以工換宿的方式,

就這樣他們看到不同的人、不同的日子、不同的生活態度。

 

當然日子不可能永遠順遂,他們差點凍死在日本的山上,日本的冬季是身處亞熱帶氣候的我們難以想像的寒冬。

雖然他們用最省錢的方式環遊世界,但總經費只有新台幣13萬多……,這樣夠嗎?

 

第二站紐西蘭

季節和台灣相反,當北半球的季節走到寒冷的冬天時,南半球的紐西蘭正是艷陽高照的夏天。

而等到秋天再進入澳洲的南方城市--墨爾本,由南往北騎,等到南半球的冬天來臨時他們已經跨越南回歸線。

這樣的路線安排等於在一年之中度過兩個夏天。

 

但一抵達紐西蘭就遭竊,損失物品:四條內胎、日記本、醫藥包與盥洗用具。

而也是在紐西蘭第一次接受異地的同鄉人熱情的款待。

早上聽著羊咩咩聲起床。

還遇到紐西蘭的不良少年。

 

出外旅行,不就是一連串的變化所組成的嗎?615

 

他們遇到不同的困難,也有各式各樣的考驗,但最多的是數不清的善心人士,

一點點的零錢、一些些的關懷,還有二話不說的帶他們回家,

並給予迫切需要的熱水澡與飽餐一頓,就是這樣的支持讓他們用二年的時間走過數個國家及大大小小的城市,這些來自陌生人無私給予。

 

作者沒有優美的文筆與豐富的學識,但在字句間感受到他是一個重於與人交往與人對談之人。

他在旅遊中看到最美的景色是人,仔細描寫對他伸出援手幫助過他的人,寫出他們的個性、寫出他們的故事,寫出一句一句的關懷。

因此讀起來情感格外濃厚。

 

長時間的旅行不是為了遊玩與享樂,而是一種追尋。

有人追尋不一樣的生活;有人為看一生難得一見的景色;有人只想沉澱。

而我希望找尋自我,把旅行當作一種修行,把無數的景色當作開闊胸襟支點,用行走豐富自己。

 

即使一無所有- 也要單車環遊世界:權宜之騎

作者:王前權、張靜宜

出版社: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2.

圖片取自誠品網路書店

arrow
arrow

    米芙露嬸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