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cow_cover.jpg

幸福的社會大都是相似的,但不幸的社會各有其不幸。

 

         這本書帶我們深入淺出地了解現在的俄羅斯及過去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加盟共和國。共產主義誕生在蘇聯,但也最早在蘇聯崩壞。一如所有的共產國家人民都在鐵幕中生存,外界難以一探究竟。但隨著共產世界的瓦解、以及開放,也才一一證實了共產世界的恐怖及令人髮指的一面。人民過著被監控的日子,鬪爭、飢荒猜忌、懷疑充斥在每一個人的每一秒中,沒有人敢說真話、沒有人敢說出自己的想法,造物主是黨、給予者是黨,一切都要感謝偉大的黨、感恩大於天的領導人。沒有宗教、沒有個人信仰更沒有基本教育,自此思想消失迨盡。馬克思的思想就是大家的思想、列寧的思想就是大家必須遵從的唯一指標。不只造神更要求人民純粹的追隨。

         

        之前看了一本有關北韓的書,是由美國記者芭芭拉.德米克所著「我們最幸福 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北韓人民的生活與我們自小在教科書上所看到生活在中國大陸的人民一樣,緊扒住人民不放的自我欺騙的謊言,尾隨而後的飢荒,逃不了勞改的結局就這樣寫出一段又一段的共產人民史。因此想要進一步了解其它的共產世界。

        

        我們這一代短短的一生,從20世紀跨越至21世紀,看到了二次世界大戰所殘餘的痛苦與哀嚎,嗚鳴聲漸緩,卻又望見另一波的煙消四起。人類是永遠如此的貪婪與愚蠢,少部份人操弄著國家機器,製造出一個又一個的人間煉獄,說那些地方是地獄一點都不為過。「國家」這個詞句成為操弄人民最隹名詞,然而「國家」與「人民」孰輕孰重?為什麼一個國家可以如此愚弄自己的人民,視人命如草芥。打著有人民才有國家,人民共同的福祉才是國家最大的目標的旗子,戴著國家面具姦殺自己的人民。諷刺的是「共產」的理念就是為了廣大的人民,但數以百萬計的人民死在共產之下,連哀嚎聲都來不及發出。

         

        當古老的歐洲進行一連串思想解放運動,在民間各界產生的「文藝復興」、 「啟蒙運動」、 「宗教改革」慢慢為民主思想塑形。而俄羅斯在沙皇殘酷的統治下,從來沒有發展出民主小苗。在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被迫下承認的俄羅斯國會其組成份子,是掌握住國家大部分資源的貴族與富人。沙皇崩潰後根基不穩的臨時政府終結在列寧手上,自此七十年極權的共產主義國家誕生。

        

        共產思想在上個世紀末仍吸引著無數的人民,「歷史的反叛  一九七九年的奇界變革及其陰影」中談到     「對貧窮國家的菁英來講,馬克思主義的吸引力在於它有能力動員落後的社會。而他們認為蘇聯的歷史顯示了一群人數極少的狂熱的共產黨員,能在僅僅數年之內就把一個充滿文盲的國家改造為強大的工業大國。」

         

        共產還是失敗了,敗在人性。極大的權力之下會使人變得狂妄自大,變得無知。人人都看得出來你傻,但是沒人敢說你是傻子,傻子決定一切重要決策,決定要與天爭地,向天搏鬥。因此不符合時宜與現況的政策帶來了無數的災害與飢荒。蘇聯雖然解體了,但是共產黨還是握著大權,現任的總統普丁又宣布要競選連任,如果當選任期到2024年,執政將長達24年。權力使人腐敗,更何況是長達24年的權力。但蘇聯瓦解至今25年,有許多在邦聯底下生活的民眾仍懷念舊時代的生活,原因無他,因為在蘇維埃時代差距都被隱藏起來

 

「簡單的說,我們還沒準備好,人們害怕離開這個多年的集體,我們辛苦工作,生活還是那麼苦,我們虧了本,但至少我們還有一個集體呀!」

 

         這真是該死的習慣啊!他們習慣了這種該死的生活。而生長在自由有如雜草般漫延的我們,習慣了思想如自由自在的風,嘴邊的話可以不經由大腦地脫口而出,網路世界沒有被鎖住,看完一本本罵完這個又罵那個的書,隨自己的意志過著日子。沒有辦法想像沒有自由的日子,那是一種看得到陽光卻看不到未來的日子,看得到一條條的馬路卻走不到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我很珍惜現在的自由、珍惜每一瞬間撲向自己的風。

 

 

東歐列國誌p.124。註②東歐列國誌p.126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作者:張錫模

出版社:廣場出版

出版日期:2012.06

 

 

arrow
arrow

    米芙露嬸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