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20-13-04-16-173_deco.jpg

終於把在冰箱躺很久的大白菜變身為「韓國泡菜」了,
參考網路「在台北的韓國餐桌」的做法,真的和市售的泡菜很不一樣,值得花1.5小時來做。

上午十一點半才做好,等了一個小時就決定開來吃吃。
中午,白飯一碗、泡菜一碟、海苔數片,簡單打發一人餐點。

泡菜非常脆,沒有生澀味,因為醃料中有糯米醬所以更為潤口。
因為是剛剛才做好所以酸味還沒出來,期待洋蔥泥、蘋果泥加持的酸味。

不過,可怕的是現在滿嘴蔥蒜味,敢確定的是韓國那些俊男美女們,一開口講話……呃!

今天請不要跟我說話,有事電話說就好!

17-03-20-13-28-53-467_deco.jpg

詳細作法可以參考「在台北的韓國餐桌」部落格,寫得非常仔細,而且每種調味料的份量也十分精準,只要看仔細一定會成功的。

不過我就犯了個小錯誤,在材料混合後嚐味道時感覺太淡,因此又加了1匙鹽,結果太鹹。

因為之前白菜已經醃過鹽水,雖然已經用水洗去鹽份,但在醃的過程中還是會釋出鹽份。

太鹹怎麼辦呢?加糖會又甜又鹹,如果增加蔬菜的份量就可以稀釋鹹味。

二話不話,馬上鎈一條紅蘿蔔和一顆蘋果。

紅蘿蔔和蘋果可以不用去澀水又可以增加自然的甜味,一定會好吃。

唯一的缺點是放太多蘋果好像就無法保存太久,沒關係,可以每天吃!

 

 

 

 

 

arrow
arrow

    米芙露嬸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