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6623457.jpg

  讀村上春樹有一個壞習慣,總是想找出隱藏在故事裡的含意或藏在字裡行間的寓意。但是總是不懂這個故事到底在說些什麼!四十歲了也看了不少書,但就是看不懂!會不會在村上的書中根本不存在任何的意義?

  

  就像是由音符組成的旋律,只能靜靜聆聽。而不同的人會在旋律中找尋出不同的內心感受,或許感到輕快、柔和,或許喚起了深藏已久的記憶,端看個人。多事者為旋律譜上了文字,至此歌曲才產生了意義,才有了面貌。村上的文字、村上的書是否只是一首曲子,一首沒有歌詞的曲子,需要讀者自己譜上歌詞。屬於自己的歌詞。

 

為什麼迷戀村上春樹?

  

  起初是他很有名,有名到如果有看過村上春樹就稱不上愛書人。

 

  看的第一本是「遇上100%的女孩」,以為是一本青春小說,沒想到在平淡的筆觸下描寫出的是,因歲月增長而失去了人性中純真的力量,令已有年歲的我感到深深的愁悵,這份純真不管在以前或是現在都渾然不覺,不知是否存在。而他在年輕就感受到的事情,我在現在也完全不知,俗呀!俗不可耐!

  

  第二本「沒有色彩的多崎和他的巡禮之年」談的是霸凌,這本書的霸凌並不是肉體上,而是心裡層面的霸凌。忽視是一把尖銳的小刀,刺向多崎的心,一刀一刀往心的更深處刺去。感到絕望的恐懼,好似一人走在無邊無際的沙漠,沒有方向沒有人煙,漫無目的地只能一步一步的行走,不走就是等待死亡,繼續走也沒有一絲絲存活的希望。因此開始懼怕村上的長篇小說,只能轉向短篇小說,然而依舊不懂,什麼都不懂,最後只能看村上的隨筆及旅遊寫作。

  

  希望從這本書可以懂村上,可以知道他寄與故事中想要說的話,表達的意念。作者告訴我們村上是個

 

表面冷淡,內心豐富的人。

 

而他所認為的村上寫出了

 

藉由顛沛流離般的非現實處理,村上傳遞給我們的不僅是遺憾與孤獨的不可逃脫,也是我們為不可預知的未來而不斷前行的某種寫照。正所謂人間的一切從來都是希望與絕望並存,也正是交織著希望與絕望的人間,喚起了我們的共鳴,並不斷地把我們感動。p.138

 

透過這本書我所了解的村上春樹,他是很生活化的人,寫作、跑步、做義大利麵和喝威士忌。但他的書呈現出「心靈流浪者的超現實風景」。他談「青春」、「孤獨」、「遺憾」、「死亡」……而且越談越重,就像作者所說

 

村上把我拉進了小說,卻沒有告訴我該怎麼出來……。

 

這正是我想說的呀!太貼切了!在很多很多的村上故事中找不到出口,溺死在裡面。就如同村上所說:

 

我們哪裡也去不了,我們哪裡也回不去。

 

最後,我看村上春樹,也不看村上春樹。看他一貫淡雅的生活在這世界的任一個角落;不看他緩緩丟出的憂傷與絕望,那太過沈重令人難以負荷。

It's too havy.但是以我一個反骨份子,在某天還是會拿起村上的書不顧一切的吞下去。

閱讀時間2016/02/13~21

在森林裡遇見村上春樹

作者:王光波

出版社:大都會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

arrow
arrow

    米芙露嬸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